5月底,一段汀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在午间跳健身操的视频上了浙江卫视。“医务人员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很少锻炼身体,我们要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和细节来关爱职工,让她们午间跳操一小时放松身心、保持活力,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一线工作中。”汀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应丽珍这样说。
在两年多抗击疫情过程中,该中心依靠这些关爱职工的细节获得不俗的成绩,先后被评为2020年温州市抗疫先进集体、2021年瑞安市抗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疫苗接种率、扩面核酸检测等多项工作名列全市各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前茅。
应丽珍在隔离点工作
“比如打疫苗,我在不同时间、阶段,针对不同人群拟定了不同方案。”应丽珍介绍。据悉,自去年开展全民接种新冠疫苗以来,该中心率先开设绿色通道,开发app预约功能,让上班族打疫苗无须排队,残疾人和65岁以上老人无须等待就能打上疫苗,还率先开展晚间疫苗接种。应丽珍连续3个月加班加点,每天坐镇指挥疫苗接种工作,经常23时多才下班。
“当时不仅有部分群众对疫苗接种持观望态度,很多同行也劝我不要开设晚间接种,可能会带来风险。”应丽珍说。
这样“大胆”的举动,应丽珍却是信心满满、毫不迟疑,这源自她的专业——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在采访中,她表示,近期猴痘病毒再次引起公众关注,这说明要想让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做好日常预防工作是关键。
应丽珍在隔离点工作
应丽珍还是市十七届人大代表,在今年两会上她提出了基层公共卫生防疫的相关建议。她认为,要加强基层公共卫生防疫专业人才培养,重视临床医学毕业生对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应急的培训学习、实习或工作实践,将应急管理相关培训纳入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日常工作,增加基层卫生人员编制,各基层卫生机构要配足疾控、妇幼保健人员;提高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标准,加强传染性疾病专科医院综合功能科室建设;以医共体为切点推出适用基层卫生防疫的全面防控管理制度,形成上下一致的联动防疫模式,利用大数据建立线上线下统一调配线,完善基层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