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以来,北麂岛雨水不断。北麂岛光伏电站站长陈建华依旧每天雷打不动,上山巡查设备。这样的工作,他已持续了8年。每天早上6时,他准时上山巡查,除了维护光伏设备,还得记录前一天的发电数据。光伏区6000多块太阳能发电板,每一块都在日常巡逻范围内。
陈建华是一名党员,既是北麂岛光伏电站站长,也是光伏电站唯一常驻在岛上的工作人员。2013年,北麂岛光伏电站开工建设,对外招聘管理人员,陈建华作为土生土长的北麂人,又有一些电工基础知识,因此受聘成为电站维护人员。面对光伏发电这一新鲜事物,已经50岁的他变成了求知若渴的小学生,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边学边干,慢慢熟悉了光伏电站的每一道施工环节,掌握了整个电站的管理控制和设备安装调试方法。针对设备故障,他能及时排除和简单修复。
为了充实电工知识,陈建华更是主动到温州电工培训学校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并顺利拿到电工证。2014年6月,北麂岛光伏电站建成投入运营,他正式担任北麂岛光伏电站站长。
干一行爱一行。陈建华就是这样的性格。成为站长后,他就开始“以站为家”,吃、住都在站里,生活的重心也围绕着光伏电站的维护而展开,全年没有双休、没有节假日,连春节也守护在电站。
3年前的一天,陈建华开着三轮电动车到山顶日常巡查,因为路面的落石,导致电动三轮车发生侧翻,他严重受伤。第二天,他被送到瑞安市区的医院拍片检查,被诊断为颈椎骨折错位,需要住院一个月。然而,陈建华在医院里躺了半个月就强烈要求出院回北麂岛。他说:“我离开了,电站里的设备就没人维护了。电站就像我的小孩,时时看着才安心。”
电站对岛上用电的贡献有多大,它在陈建华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北麂岛光伏离网发电项目正式投运后,岛上居民告别了靠柴油机发电的生活,最大限度保证了岛上居民日常生活和旅游业的发展。
在陈建华的悉心呵护下,电站的运行日趋平稳,8年来光伏发电903.9万度,相当于减少了3254.1吨煤和9011.9吨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