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坚持“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以政策杠杆撬动更多儿童福祉 -凯发app

您现在的位置:凯发app首页 > 聚焦图集>正文
瑞安:坚持“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以政策杠杆撬动更多儿童福祉
来源:瑞安文明网发布时间:2021-10-20 08:41:00编辑:李洋洋

  培育以儿童为主体的议事组织,制定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导则,编制瑞安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儿童友好城市创建,组织多个部门联合协同推进“儿童政策”工程,以儿童视角制定完善一批儿童友好政策,形成促进儿童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标准,保障儿童的健康、教育、福利和安全,促进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的实现。

  “在周围人多时如公交车上遇到性侵害时,该怎么办?”“大家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说不”……前不久,瑞安“女童保护”宣讲团走进塘下罗凤第二小学,给80多名学生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今年3月,市检察院联合市关工委、教育局、妇联、普法办,以防性侵为主题,出台《关于建立“女童保护”公益团队协同合作机制的意见》(下称《合作机制》),从政策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未成年人防性侵保护教育。

  “《合作机制》明确了合作方式、队伍建设、奖励机制、定期交流等内容,为宣讲团深入学校、社区提供了便利,搭建并扩充了多方位的宣讲平台。”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阮晓静介绍,该机制解决了宣讲团一直以来面临的“资格准入”困境,也为未成年人防性侵知识的全覆盖打下坚实基础。据介绍,瑞安“女童保护”宣讲团由一批通过专业培训、考核,取得“女童保护”讲师资格的女性志愿者组成,是一支在未成年人防性侵知识和青春期性教育方面有着成熟经验的公益性团队。自该机制出台以来,该宣讲团已经授课65节,为2600多名孩子和家长送去儿童防性侵课程,授课范围涉及10多个乡镇、街道。

  儿童是城市未来的主人。眼下,我市坚持“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分别通过建立儿童参与长效机制、开展儿童友好标准制定、加强儿童友好政策研究等举措路径,将儿童优先原则纳入公共政策制定,全面构建儿童友好政策体系,取得初步成效。如市资规局正着手制定瑞安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导则,建议在社区规划、社区环境改造、社区微更新中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儿童的空间需求,从关爱儿童角度出发规划设计儿童空间、场地及设施,目前已形成初步方案。

  据了解,在儿童友好型安全保障方面,除已出台《合作机制》外,我市正推进涉案未成年人保护及其他见证工作机制、未成年人权益代表人制度、绿色护考专项执法行动、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等政策制定;在儿童标准制定方面,我市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研究儿童活动空间、设施面积、服务规模等相关指标,制定瑞安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园、出行、研学公共文化服务等五个方面建设导则。

  此外,在推进“儿童政策”工程中,我市坚持把重视儿童参与、倾听儿童诉求放在突出位置,将着手探索在学校、村居、社区成立儿童议事会,在市级主要媒体开设“儿童议事”等专栏,建立儿童需求从表达到落实的全流程长效化机制;组织编制《瑞安市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常态化开展儿童发展现状、儿童生存和发展需求情况调研,建立儿童诉求表达、权利保障机制等,加强研究儿童活动空间、医疗教育等优惠政策,发挥政策杠杆撬动效应,不断丰富儿童友好政策体系内涵。

© 2015-2022 瑞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icp备第030140号
网络凯发app的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