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传入更多寻常百姓家?我市基层宣讲名师正用行动作答。连日来,市委宣传部组织全市五家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的青年宣讲员,深入企业、农村文化礼堂、城市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开展沉浸式宣讲,让省党代会精神在我市落地生根。据统计,自6月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我市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已宣讲50余场。
“你们是搞直播的,我今天也是过来‘带货’的,但是我带的货跟大家带的货不一样,我带的是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精神层面的干货。”在仙降街道米修实业的电商直播间,陈福春理论宣讲工作室的青年宣讲员徐立向企业员工宣讲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鼓励大家继续做大做强电商市场,带动更多的人增收致富。受疫情影响,以餐饮行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受到了很大冲击,朱醒华理论宣讲工作室宣讲员、喜来君悦宴会中心负责人戴丽盈在酒店内部召开宣讲会,与员工共同学习省党代会精神,提振发展信心。
村社党组织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的领导核心,也是省党代会精神落地最重要的一环。求是理论宣讲中心的青年宣讲员唐启升走进平阳坑镇塔石村文化礼堂,为来自8个村的30位村“两委”成员宣讲党代会精神,全面解读了“两个先行”“5大战略指引”“11方面重要遵循”“8个高地”“10个着力”等重要内容。
为推动省党代会精神深入人心,我市基层宣讲名师不断创新,以多样化、立体化的形式进行宣讲。林式其理论宣讲工作中心创始人林式其把宣讲课堂搬到了湖滨公园大榕树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纳凉的群众生动阐述了省党代会的重大意义。他一开口就引经据典,丰富、接地气的事例让理论宣讲变得生动有趣。求是理论宣讲中心成员卢建平将省党代会精神转化为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学得进、记得住的“方言”,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他还通过一问一答、巧编口诀的授课方式,让党员干部们能更容易地学习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感受浙江的蓬勃发展。
一次次深入的理论宣讲,也是一次次有力的思想动员。玉海街道滨江社区社工项文杰深受林式其宣讲的启发,努力将省党代会精神更好地融入日常工作,社区走访频率更高了,与居民沟通更密切了。他说:“我要把更多政策东风吹进基层,吹到群众身边。”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扶残助残志愿者姚苗苗聆听了池万村理论宣讲工作室青年宣讲员虞赛赛的宣讲后,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我们这些普通的一线志愿者在今后的助残服务工作中指明了方向,能够携手残疾人朋友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一起向前进。”姚苗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