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全力以赴打好创建攻坚战。刚才,市政园林局、教育局、安阳街道等3个单位作了表态发言,各相关单位签订了创建责任书,希望大家回去以后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五创一建”、“六城六市”联创等活动,城市整体文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先后取得了省文明城市、省示范文明城市等荣誉,也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瑞安的创建条件是温州各县(市、区)中最好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问题和差距。一是自身问题还不少。交通、环卫、文化等配套设施不完善;锦湖、东山、上望等城郊结合部废品收废点随处可见,菜市场环境脏乱差、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现象比较突出,公众对城市环保的满意率不足50%;闯红灯、乱穿马路、空中抛物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公益广告数明显不足;出租车管理不到位,窗口服务有待提升,基层单位文明创建氛围还不浓等等。二是横向比较有差距。本轮创建全国共有167个县级市参加,省内有12个县市,与桐庐、长兴、海宁等兄弟县市相比,我们仍有较大差距,比如桐庐县已经创成全国文明县城,这次也和我们一起参与竞争,他们本身创建基础比我们好,城市功能区块划分清晰、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再加上人口密度小、外来人口少,公共管理比较规范。相关单位要多走出去看、走出去学,学习这些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三是上级测评很严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三年为一周期,每年测评一次,按2015年测评成绩10%、 2016年测评成绩20%、2017年测评成绩70%计入。同时,今年9月份我们将迎来省级示范文明城市的复评,省文明委已明确,复评分数低于85分的,将责令限期整改,并取消更高级别文明城市的申报资格。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一定要坚持问题、效果、责任三大导向,以务实的举措推动创建工作。
一、坚持问题导向,要“扬长”更要“补短”
总的就是以“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创成功”为目标,对照测评内容和标准,分级分类找差距、补缺位、补短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落实,今年要确保顺利通过9月份的省级复评,力争在第一次国家级测评中取得高分。一要抓综合整治。要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针对“四边”、城郊结合部、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梳理出一批整治重点,落实责任、限期整改。要结合“交通治堵”和“文明出行”等活动,加大交通乱象治理力度,规范出租车行业管理,依法整治违法停车、占道经营、乱闯红灯等行为。要加强市场秩序管控,针对集贸市场、“五小行业”等,重点整治流动摊贩、无证经营等问题,强化网吧经营管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当前,要针对创建薄弱环节,迅速开展以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整治为重点的百日攻坚战,市政园林局、公安局交警大队要抓紧拿出攻坚方案,集中精力整治,以城区面貌的明显改善迎接9月份省示范文明城市复评。同时,要以创建为契机,探索建立快速反应、协同配合、处置有效的城市管理机制,特别是城市执法局的职能作用要发挥出来,在文明创建中打头阵。二要抓素质提升。要加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扩大公益广告覆盖面,利用道德讲坛、文化礼堂等平台,开展思想道德、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教育。要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宣教,积极开展“感动瑞安十大人物”评选、“节俭养德”、“文明餐桌”、“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等活动,形成瑞安自己的文明品牌,着力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要开展窗口行业服务效能检查、文明村镇建设、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要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和应用,建立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工作机制。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发挥好玉海楼、图书馆、博物馆、规划展览馆等作用,潜移默化地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三要抓安定和谐。要结合“平安瑞安”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打黑除恶、反盗抢、禁赌毒和扫黄打非等专项治理,加快公共场所的监控系统、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落实安全生产群防群控机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抓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严防“一票否决”事项的发生。
二、坚持效果导向,要“面子”更要“里子”
全国文明城市牌子的含金量是最高的,是对一座城市综合素质的考察,是城市间软硬环境的全面比拼。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创建文明城市,拿牌子是目标,惠民生才是根本目的。一是创建要为民惠民。不能自娱自乐,要找准群众需求和创建工作的契合点,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办一批好事实事,解决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二是创建要广泛参与。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广大干部、党员要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文明创建中打头阵、作示范,动员引导群众共同参与。三是创建要立足长远。既要抓迎检集中攻坚,更要抓常态工作。要真正把文明创建作为一项长远之举来抓,把创建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文明创建的常态化长效化。
三、坚持责任导向,要“明责”更要“倒逼”
总的就是要通过明确的责任落实、严格的考核监督和鲜明的奖惩措施,倒逼工作落实,合力推进创建。要强化整体协调。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要各负其责,也要协同作战。各专项指导组要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各镇街、各部门要一手抓工作计划表、一手抓时间进度表,强化举措,确保创建不留死角、不留盲点。要强化责任落实。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涉及10个测评项目和1个特色指标项目,其中包含42项测评指标、100项测评内容、258条测评标准,一条测评标准就是一项以上的具体工作。市里已下发了工作责任分解表,各地各部门要对照测评标准,理出项目清单,项目清单要报联创办,要细化分解任务,逐一明确分管领导、责任人员和时间进度,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要强化考核监督。市牵头领导、专项指导组、市创建办、市考绩办要加强督查指导,及时通报工作情况,有序推进创建工作。要坚持堵疏结合,一方面要强化正面宣传,树立典型;另一方面要敢于揭短亮丑,发挥群众、社会团体、《直击焦点》等监督作用,营造氛围,比如塘下镇“作风效能百人义务监督团”的做法,就可以借鉴推广。要强化奖惩措施。总的就是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追谁责”的原则,实行责任倒查和问责。要实行重奖重罚,对在创建中进步明显、贡献突出的,要给予重奖;对工作不力,影响创建工作整体效果和进度的,该约谈的约谈、该通报的通报、该处分的处分。
同志们,抓创建就是抓发展,就是抓基础,就是抓民生。全市上下要同心协力,奋力攻坚,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任务,为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