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文明,是体现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电动车以其便捷、环保等特点,已成为市民出行的“亲密伙伴”,但随着电动车的普及,闯红灯、乱停放、逆道行驶、不戴安全头盔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提升市民出行文明指数,擦亮文明交通窗口。今年8月下旬以来,瑞安市持续开展电动车专项治理百日攻坚战,多部门联动吹响电动车严管严治集结号,全方位多角度开展交通秩序常态巩固,助力我市全域化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建设。
集中整治
查处近五千起违法行为
“电动车靠边停一下。” “骑行为什么不戴安全头盔……”9月1日和2日,瑞安市有关部门和镇街出动1600余人,集中严查严管电动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此次行动严查重点为电动三轮车在市区限行道路闯禁,骑行电动车不按规定佩戴头盔、加装雨篷、违反规定载人、不按交通信号灯通行、逆向行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反规定载物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天气炎热,执法人员顶着烈日开展路面严管整治。市民赵女士骑行时因未佩戴安全头盔、电动车加装雨篷被交警拦下,“我知道加装雨篷违法,也不安全,但是夏天太晒了,还是忍不住安装了。以后还是做好防晒、戴好头盔,毕竟安全第一。”赵女士说。市民张先生则表示:“我看过不少交通事故案例,所以骑电动车都会佩戴安全头盔。执法人员辛苦了,希望可以加大力度、持续管理,严查电动车闯红灯、逆道行驶等行为。”
据统计,两日集中整治共查处电动车违法行为4819起,其中,驾驶人未佩戴安全头盔4217起,电动自行车违法载人260起,非法改装、加装、拼装电动自行车行为206起;电动三轮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1起。同时,查处电动车销售点非法改装1起,其他违法行为84起。
专项突破
一万辆共享电动车升级
连日来,不少市民发现,瑞安市街头的共享电动车升级了。新车不仅都配有“身份证”,而且全部具备先扫头盔后用车的功能,骑行前若不先将头盔取下佩戴,则车辆无法启动。
原来,针对瑞安市共享单车大量无序投放的情况,瑞安市强化共享单车监管。截至今年8月,瑞安市督促共享单车企业撤出市区范围共享车辆共计17270辆,处置不规范停放的共享车辆3045辆。同时,创温州各县(市、区)之先,通过公开比选的方式,确定了四家共享单车企业作为我市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第一批投放我市的“升级版”共享电动车合计上限为10000辆,车辆在市公安局上牌登记后逐步投放。
针对共享单车不规范停放问题,我市开展强化共享单车停放管理和精准定位试点。通过“白加黑”“5 2”不间断管理模式,对全市范围内共享单车不规范停放问题进行管理,并在万松路蓝牙道钉停车点位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向全市各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逐步推广,实现共享电动车有序规范停放。
百日攻坚
吹响严管严治集结号
既有集中整治,又有专项突破。电动车专项治理百日攻坚战吹响了电动车严管严治集结号,我市从源头加强监管,路面严管整治和非现场执法“双管齐下”,狠抓电动车不文明行为,擦亮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
源头监管方面,对违规生产、销售不合规电动车的厂家、商家,实行“一次处罚、二次停业整顿、三次关停”措施,并加强电动车注册登记管理,对不符合新国标要求的电动车不予注册登记。
多部门联合开展路面严管整治,对骑行电动车闯红灯、逆向行驶、违法载人、未佩戴安全头盔以及未登记备案电动自行车上路、非法改装拼装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管严查,顶格处罚。此外,推进电动自行车智能管控,建设非现场抓拍设施,抓拍、告知、曝光骑行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头盔、闯红灯、逆向行驶、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
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市区机动三轮车管理的通告》要求,瑞安市建成区实施电动三轮车限行。对备案满7年的非标电动自行车,鼓励以旧换新、主动报废、逐步淘汰。
作为重点规范对象,快递、外卖行业“骑手”的交通违法记录将被抄告所在企业,一年内有3次交通违法行为的,对骑手“断网”一周;4次交通违法的,“断网”一个月;5次以上交通违法、发生伤人道路交通事故承担同等责任以上或肇事逃逸的员工,实行解聘。此外,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骑行电动自行车违反交通法规,将抄告所属单位,其他群众抄告乡镇(街道)转给村(社)。
加强警示曝光,坚持处罚和教育相结合,设置警示教育点、曝光屏,对现场查获的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当事人,采取观看违法事故视频、签订安全教育承诺书、参加志愿劝导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快递、外卖行业“骑手”因交通违法被查处,接受不少于1个小时的警示教育。
常态巩固
提升出行文明指数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提升市民出行文明指数,营造文明通畅出行环境,瑞安市全方位多角度开展交通秩序常态巩固。
常态化开展交通设施维护,保持车道连续、平整、畅通,无损坏和占用现象。合理优化停车设施,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周边等重点区域停车资源进行全面摸排、调研分析,增加施划机动车停车位和人行道非机动车停车位,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深化“智慧交通”建设,全面优化交通管理信号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集成指挥系统,建设满足管控及应用需求的配套设施。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文明交通意识深入人心。我市加强文明交通宣传力度,开展文明交通行为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开展文明示范路段、文明示范路口建设,倡导形成“车让人、人有礼”的文明交通秩序,不断培育文明出行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