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一线在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连日来,瑞安市44个集中隔离点陆续建立临时党支部,180多名党员纳入临时党支部管理,实现党建引领全覆盖。这些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集中隔离点落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疫”线。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
全天守候筑牢防线
接送隔离对象、消杀隔离环境、报送重点数据、分发防疫物资、开展暖心服务……自3月30日高楼镇某酒店集中隔离点临时党支部建立以来,5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4小时值守,昼夜不停地做好各项防疫工作。该党支部还建立了“暖心服务群”,对隔离人员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这是瑞安市最早建立的集中隔离点临时党支部。此后,瑞安市集中隔离点临时党支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近日,汀田街道两个集中隔离点均建立临时党支部,共6名党员汇集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其中就有党员干部郑道满、邱献林的身影。他们在接到防控指令后,没有片刻犹豫,分别第一时间入驻隔离点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他们带领新生代党员们,以贴心服务温暖隔离人员,以周密部署夯实防控战线。
在南滨街道的某酒店集中隔离点,6名党员加入临时党支部,将党旗插在抗“疫”一线。该临时党支部开展党员包联行动,建立“1 1 n”联防体系,即1名党员干部、1名隔离点工作人员、n名隔离人员,通过临时党支部工作微信群进行每日一沟通、一报告,实时掌握动态,及时消除隔离人员负面情绪、药物紧缺等风险隐患。
目前,全市44个集中隔离点已全部建立临时党支部,由隔离点党员负责人兼任支部书记,180多名党员纳入临时党支部管理,协力做好防控消毒、健康检测、信息联络、安全保卫、后勤保障、服务保障、心理疏导等防疫工作。“虽然是临时党支部,但党员们思想不临时、工作不临时,作用发挥更不临时。”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通过临时党支部,将来自市级或乡镇(街道)、卫生院、派出所、酒店等不同单位、不同行业的党员紧紧拧成一股绳,推动集中隔离点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细心构筑“温暖港湾”
让隔离人员很舒心
隔离点既是抗击疫情的“特殊战场”,又是隔离人员的“温暖港湾”。瑞安市44个集中隔离点临时党支部持续开展送后勤保障、送医疗服务、送心理咨询、送特殊关爱等“四送”暖心服务,还兼顾婴幼儿、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暖心服务,让隔离人员生活得安心舒心。
“隔离人员求助最多的是补充生活必需品。”东山街道某酒店集中隔离点临时党支部负责人说,如慢性病常用药、手机充电器等,一旦有需求,党支部便第一时间对外联系,或通知隔离人员家属转送或由外部人员统一采购后送进隔离点。
“我孩子发烧了,怎么办?”午夜12点,在南滨街道某酒店集中隔离点里,一位同妈妈一起隔离的4岁小孩发烧,急坏了家长。该临时党支部立即启动应急措施,指挥医务人员徐文联系“120”,将孩子点对点闭环转运至市人民医院就医。经医生诊断及核酸检测,为普通感冒。
日前,飞云街道某酒店隔离点接收了一位16岁未成年人,她不仅患有抑郁症,还饱受胃病折磨。为此,该临时党支部专门落实“一对一”专属服务。“好几次我们将其闭环转运至医院看胃病,又请来专业心理老师,为她做心理辅导。”该临时党支部书记周东说,他还会特别叮嘱每日送餐食的保安,要见她打开房门取餐确保安全后再离开。
一个个暖心故事在隔离点上演……每天的一日三餐,也体现着党组织的服务温度。“我们是回族,这里提供的饭都吃不了。”南滨街道某酒店集中隔离点临时党支部老党员翁洪良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安排,为他们提供“清真餐”。在飞云街道某酒店集中隔离点,一名隔离人员从上海就医回来,根据医生建议不能吃油辣食物,需摄入高蛋白食物。该临时党支部跟饭店沟通后,专门为他烧制了符合他健康需求的可口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