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所乐 老有所享 湖岭探索创建“共享社·幸福里”打造幸福“留守乡村” -凯发app

您现在的位置:凯发app首页 > 文明播报>正文
少有所乐 老有所享 湖岭探索创建“共享社·幸福里”打造幸福“留守乡村”
来源:瑞安文明网发布时间:2022-05-07 08:59:00编辑:编辑

  日前,以“书香为伴·孝道成风”为主题的亲子研学活动在湖岭镇永乐村亦垟移风易俗馆举行,共有25个家庭50人参与活动。

  据悉,本次活动由“诵经典 铭传承”“观孝行 知孝道”“制温情 表孝心”三个部分组成。指导老师带领全体家长与孩子齐声诵读《弟子规》,并讲解互动;在观看家庭教育视频“一份账单”环节中,指导老师一边解读视频内容,一边教育孩子学会理解父母。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将心里话写在“孝心卡”上,和父母一起挂在孝树上。小雅(化名)是一名留守儿童,当日她和奶奶一起完成了“鲜花贺卡”,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还与远在意大利务工的妈妈视频连线。

  亦垟山清水秀,静谧美丽,“孝德”治村是这个原本只有500多人小村的文化名片。村社规模优化调整后,原亦垟村与其他4个村合并成永乐村,孝文化自然成了该村的一张“金名片”。

  永乐村现有人口3812人,其中外出务工1980余人。“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去了,留下来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儿童。”永乐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典型的“留守乡村”,该村以党建引领创建“共享社·幸福里”,针对“一老一小”两个重点关爱群体,注重阵地功能建设,持续完善服务内容,以小阵地发挥大作用,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

  此次亲子研学活动就是该村丰富留守儿童业余生活的生动尝试。近年来,该村常态化开设“周末课堂”“孝德讲堂”等,除了开展常态化学习外,还在传统节日开展包饺子、猜灯谜等活动。

  今年,该村以发扬传承孝文化为主旨,成立孝文化夏令营基地,以招收周边村社留守儿童为主,面向全市青少年招生,通过举办周末课堂、夏令营等活动,更好地了解儿童、尊重儿童、服务儿童,实现“童创共享”。依托红色驿站,永乐村党员志愿者不定期开展“心手相牵,快乐成长”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党群服务中心新增“童心向党”影吧等功能模块;提升办公楼内侨史馆功能,增设儿童互动体验区域,提供儿童托管服务等。

  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衣食无忧?永乐村在加快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创建行动中给出了答案。该村计划于今年6月底前重新装修、规划布局原永安社区食堂,提升食堂内部硬件设施,改造完成后作为老年人休闲、留守老人就餐的场地,并为独居老人提供送餐服务。

  老人有事,党员来帮忙。结合“红色细胞,入格联心”等机制,永乐村建立覆盖到边、分工明确的联系机制,开展业务培训、模拟演练,平时做好矛盾化解、政策宣传、重点人群关怀等工作,重点开展留守老人帮扶、为华侨代办国内事务、红色代跑等服务。

  除永乐村外,今年湖岭镇还将推进大同村、湖西村、湖源村、陶溪村“共享社·幸福里”村社创建工作,目前创建方案已出炉,部分创建内容正在加速开展。

  记者了解到,每个村的创建方案立足各村实际,特色鲜明。比如陶溪村打造“共享温泉”,建设陶溪村金水湾温泉体验园,并为优秀微网格长提供免费体验服务;湖源村计划新建临时停车场,改善当地露营网红打卡点的周边停车环境;大同村作为湖岭镇政府所在地,计划投入200万元改造长春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计划投入100万元强化村居环境整治,让居民在“共享社·幸福里”遇见幸福生活;湖西村计划提升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构建“1510”党群服务圈,把精细化、精准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让党群之间的情感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持续升温。

© 2015-2022 瑞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icp备第030140号
网络凯发app的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