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一批区域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瑞安率全省之先成立垃圾分类合作社,先行先试,取得一定成效。
近日,记者走进桐溪风景区旁边的桐西村,只见水碧田青,环境宜人,村里干净整洁。谁曾想到,两年前这里还被吐槽为“最脏村”。这得益于桐浦镇组建垃圾分类专业合作社,让“农村的事,农民干”。
桐浦镇桐西村村民曾金平表示,现在环境越来越好了,蚊子苍蝇都没了。
2020年,瑞安在桐浦镇率全省之先成立垃圾分类合作社,参与乡村垃圾分类管理,同时成立宣传团,选拔桶长,挨家挨户宣传,让村民分好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
“我们每天一家一家一户一户宣传,把易腐垃圾放在绿色桶,其他垃圾放在黑色桶。”桐浦镇桐西村桶长钱申花说。
合作社创新垃圾分类奖励机制,将考核棒落在桶长和包干到户的村民身上,使村居能自我管理,环境整治不再难。合作社的清运工人、监督员等分片负责,井井有条。工人将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分别送往资源化处理站和市焚烧处理中心。易腐垃圾通过快速成肥机处理后,4吨垃圾产生1吨有机肥。桐浦镇每年能产生300多吨有机肥,此举使合作社增收10多万元。
“合作社成立运输的队伍,每天两次去村里收集易腐垃圾,把易腐垃圾运到合作社处理,变废为宝。”桐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钟爱东说。
桐浦的做法迅速在瑞安全市传开。一年多以来,瑞安农村掀起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热潮。平阳坑、马屿、高楼等九个乡镇相继成立“平洁”“屿洁”“高洁”等垃圾分类合作社,组建成合作社联合社和两个加工厂,把生活垃圾处理物、农业秸秆、畜禽排泄物等混合再加工,生产标准有机肥,变废为宝,走出了一条适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多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