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 立秋:才觉盛夏,忽已立秋 -凯发app

您现在的位置:凯发app首页 > 我们的节日>正文
二十四节气 | 立秋:才觉盛夏,忽已立秋
来源:瑞安文明网发布时间:2022-08-15 16:35:00编辑:编辑

8月7日14时53分,立秋。

秋风送爽已觉迟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揫敛意为聚集、收敛。立秋时节仍在“三伏天”里,并不会短时间退去暑热,民间以“秋老虎”来形容这种燥热。

  8月7日 三候

  立秋节气轻扣着秋天的门扉,经过春天的耕耘播种,经过夏季的历练提升,所有的生物都攒足了劲,向着饱满和充盈冲刺。

  一候凉风至

  立秋时节,初有凉风。天高气爽,月明风清,夜晚的凉意悄悄带走暑气。

  二候白露降

  雾水画作露珠,浸湿草木,清晨的阳光倾泻而下,荧光闪闪,像落入凡间的星星。

  三候寒蝉鸣

  天气转凉,寒蝉感阴而鸣,不比夏蝉的聒噪,它叫声低微,默念秋的到来。

  立秋·气候

  立秋表示季节转换的开始,但并不表示气温会立即下降。由于暑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而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渐渐凉爽起来。

  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此时北方地区,气温变化明显;南方地区的降雨量、干湿度等变化明显。立秋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

  立秋·习俗

  立秋-啃秋瓜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

  立秋-贴秋膘

  古时人们往往以胖瘦作为健康的评判标准。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此时就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立秋-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立秋·养生

  立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可根据需要适当进补。

  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立秋之后,在饮食方面应特别注意定时定量、润燥强体,应吃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四季流转不息,

夏日燃烧着最后一抹火热,

暑气渐消让人清朗,田野丰收令人欣喜。

一个充满诗意的秋,

伴随习习凉风潜入人们心中。

© 2015-2022 瑞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icp备第030140号
网络凯发app的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