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瑞安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丰富儿童的校园暑期生活,8月下旬,“移动博物馆”首次依托校园暑期托管的平台,走进瑞安市马鞍山实验小学开展为期两天的“馆校联动”,面向二至六年级的7个班级近300名同学,走进他们的暑假生活。
本次活动根植于“种子传奇”生态教育主题展,结合本土时令伏茶文化,以“知识学习 实践体验”的综合形式,设计馆校课程。让博物馆教育更贴近学校课堂,让同学们在素质拓展中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自然。
第一课·知识学习
三伏天气潮湿炎热,却是种子和植物生命最旺盛的时节。聆听“种子传奇”主题展讲解,了解种子的形态、特性、萌芽。生动的内容,勾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从“种子传奇”说开去,志愿者联系“祖国粮食安全”,“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中国梦”等时事热点;将古诗词互动引入讲解,为生态教育更添一份文化底蕴。同时,构筑知识学习与日常生活中植物、种子的联系,吸引孩子们走进种子的神秘世界,他们一个个争相举手发言。
互动环节的精彩瞬间
第二课·实践体验
朗朗童声中,一首《二十四节气歌》引出了伏茶的知识。
实践体验环节,志愿者联系语文学科,调动孩子们已有的关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知识;展示馆藏古籍“民国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本草备要》”中伏茶配方草药的插图、草本植株形态,以及伏茶配方草药实物。通过品一品、闻一闻、尝一尝的形式,感受伏茶的清香,薄荷的微凉,藿香的馥郁,金银花清新;甘草、白茅根的甘甜,更加具象地认识伏茶和草药。
课后,还为孩子们布置了实践小任务:去伏茶供应点品茶,拍照打卡,向爸爸妈妈讲述课堂所学伏茶知识;学习毽子舞锻炼身体,拍摄短视频等,鼓励将实践成果反馈给博物馆,让课程所学融于家庭,融于生活。
孩子们还了解到,现在很多热心的爷爷奶奶和叔叔阿姨都是公益伏茶的志愿者。他们期许以后也成为伏茶供应点的小小志愿者,继承伏茶中蕴含的“义利并举”的温州精神。
“双减”落地后的暑假里,“移动博物馆”依托暑期托管平台,开启“馆校联动”新篇章,献礼党的二十大。
本期课程由瑞安市博物馆精心策划,在“种子传奇”主题展基础上,深入探寻本土地域文化特色。课程设计注重自然科学、历史文化、公益精神传承的结合。以回归传统,面向未来的跨学科课程,促进馆校教育融合,共同努力给孩子们带来轻松愉快、充实多彩的假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