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民间节庆“拦垟福” 闹新春 -凯发app

您现在的位置:凯发app首页 > 我们的节日 > 春节>正文
瑞安市民间节庆“拦垟福” 闹新春
来源:瑞安文明网发布时间:2015-09-16编辑:李洋洋

  正月初九,陶山镇桐浦社区几乎村村铺红毯,处处放鞭炮,万人空巷迎接“十八社巡垟”这一当地传统民俗活动。“十八社巡垟”也称“拦垟福”,按照传统每年由桐浦10多个村庄轮流举办,组成各式花车、表演队伍在各村庄巡游,有祈福迎祥之意。今年的“巡垟”由浦西村和浦东村举行,参加者有2700多人,规模之大,花车之美,创意之多,让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大饱眼福。

  有的凌晨3时起床 有的压根儿没睡

  “各小组注意!请在原地等待!统一出发!” 浦西浦东两村仅一河之隔,昨日凌晨330分,记者在瑞枫线浦西路口,老远就听到了高音喇叭的声音,它在催促大家早早准备。村里到处挂着红灯笼,河面上拉满彩旗,路边挂满彩灯,在五彩缤纷的灯光中,一支支队伍已经整装待发。浦西村53岁的村民夏圣泽说,这样的活动村里13年才轮到一次,是件大事。他凌晨3时就起床了,而那些需要化妆的花灯队、表演队,前晚22时就开始准备了,压根儿没睡。

  村民们不断汇集,一个小时后,在3辆插着锦旗的越野摩托车的带领下,浦西和浦东的村干部走在队伍最前面,来自桐浦的民间乐队站在队伍旁边,为整支队伍助威打气,紧接着人们敲锣打鼓走向田野。

  凌晨4时许,队伍开始行进在乡间小道上,穿礼服戴礼帽的工作人员不停地用对讲机询问后面是否跟进,走出浦西村有2公里多,远远一看,队伍还有一大段在浦西村呢。沙岙村口,早有村民在发放牛奶、包子,给还没赶得上吃饭的人填填肚子。

  5时许,祈福仪式结束,五彩的烟花在夜空中隆隆炸响,“拦垟福”正式开始了。

  村村铺上红地毯 小朋友来当拉拉队

  沙岙是此次“巡垟”的第一站,村里早已铺好了红地毯,记者挤入密密麻麻的人群,这才看到“巡垟”的队伍。两辆汽车在前方带路,后面跟着两位村民拿着扫帚打扫路面,其后是一座装着轮子的彩灯小亭子由车拖着,村民说这叫净水亭。亭里有两位老人,每人拿着一把青竹叶,在水桶里蘸蘸,然后洒向路两边,既有清扫路面,也有祝福的意思。一位村民在路边正好被水洒到,旁边人马上说“这是有好运气啦”。

  再后面是100多位扛着各色彩旗的队伍,旗子上绣着“李”“鲍”“叶”“陈”各种姓氏,代表百家姓。之后还有扮成八仙的村民、拿着大鼓的乐队、吹着唢呐的中式乐队,扛着各色“兵器”的仪仗队。记者看到正式“巡垟”的队伍前有一支由小学生组成的拉拉队,这是50多位来自浦东浦西的小学生,他们手里拿着彩球,在村口为行进的队伍加油。

  68米长巨龙彩灯 靠百名壮汉拉动

  今年的“巡垟”队伍中的重头戏,是一条长达68米、高3.9米的巨龙。前行的队伍中,人们先舞着两条小黄龙带路,而后伴随着《精忠报国》的音乐,20多位壮汉分成两排,像纤夫拉船一样拉着一条硕大的彩灯巨龙,张着大嘴,口含龙珠,不时喷水吐雾。

  人们站在村口,只见龙头不见龙尾,太长了,龙身蜿蜒,每隔一段就是一节彩车,彩车边都有村民推着。巨龙穿村而过,后面跟着一辆小货车,货车车斗里发电机隆隆响,原来龙身上的彩灯和龙头喷水都靠这个。记者数了一下,光是拉龙、推龙的人,就有近百人,难怪每过一个村子,都会迎来人们的惊呼。

  “小苹果”唱对台戏 工农兵演“大团结”

  如果说,前面的队伍是以壮观令人赞叹,队伍越到后面就越欢乐了。“嘿呦嘿呦!加油划啊!”呐喊声中,记者看到两只龙舟队“划”了过来,村民奋力划桨,似乎正在参加一场龙舟竞渡。看见凑得人太多,戴着红袖章的工作人员赶忙把人们散开,让拉着龙舟的两辆叉车开过去。

  这边龙舟刚走,那边又来了两支队伍,一支西装革履,选了空地就开始表演“神曲”《小苹果》,另一支全部穿得花枝招展,直接在路中间跳起了采茶舞。这两场对台戏唱了几分钟,还没拼出个胜负就被后面的队伍催促了,“快点快点!我们也要过呢。”回头一看,不得了,来的是“工农兵”小队,近百人的队伍,前面一律是手拿道具锤子,身穿背带裤,头戴鸭舌帽的“炼钢厂工人”;中间一队则是穿着花棉袄,手拿镰刀、菜篮子的“农家姑娘”;最后一队最抢眼了,是身穿军装、肩扛玩具枪的“红色娘子军”。“这队伍可惹不起。”“小苹果”队和采茶女队赶紧跟着前车的音响车跑了,把舞台留给“工农兵”们,表演“军民一家亲”。

  村民门前摆满美食 慰劳“巡垟”队伍

  天色渐渐明亮, 热闹的队伍经过一个个村庄,每个村子都铺上了红毯,每过主要路口都有交警在指挥交通,让队伍顺畅通过。

  进入前河村时,“巡垟”队伍中的西游记小队引来不少村民围观,“唐僧”骑着马,“悟空”牵着马正在走,“悟空,为师有点累了,何处可以化缘?”“唐僧”应景地说了一句,马上有村民端上一碗八宝粥来。记者这才发现,原来沿路的村民都摆出了桌子,桌上摆满了八宝粥。队伍走过村庄,穿过田野,跨过小桥,每到一户农家门口,都有热情的村民拿出点心、水果给他们食用,有的摆在桌上,有的用筐盛着,有的就近放在围墙上。很多人匆匆喝了口粥就赶紧往前跑,赶上队伍。

  “人之初,性本善……”随着喇叭里传出三字经的诵读声,4辆花车跟在西游记队后面,车上坐在一个个“小博士”、“小书生”,家长则在旁护卫。经过一个比较狭窄的路口,花车有点开不过去,周边村民们马上跑过来帮忙调度,碰到过桥坡度太大,大家齐心合力推车。热情的沿路村民们也通过这种方式成为了“巡垟”队伍的一员。

  13年轮到一次 祈祷风调雨顺

  队伍来到了浦西村,这里是今年“巡垟”队伍的主场,鞭炮格外响亮,人们在家门口点燃稻草垛,熊熊的烈火让人心里暖洋洋的,锣鼓队卖力地敲打,红地毯从村头铺到村尾。

  浦东村62岁的叶先生告诉记者,从很早以前桐浦一带民间就有“拦垟福”的传统,十八社一年由一个村子办一次,13年轮一次,因为有些村庄较小,需要和其他村合办。

  叶先生说,“新中国成立前农村没有农药没有科技,庄稼收成好不好,全靠天吃饭,开春后就要春耕,举办‘拦垟福’是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不生病。”叶先生笑着说,现在科技发达,庄稼旱涝保收,“巡垟”仪式主要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保留下来。

  2700多人走36公里 今年格外热闹

  正月初八940分左右,记者跟随“巡垟”的队伍经过了沙岙、后河、前河、洲渎、浦西、浦东、塔山、澄头等村庄。从凌晨4时算起,巡垟的队伍已经走了5个多小时,崎岖的田间小道走得记者脚底发软,热情的鞭炮礼花,轰得记者头昏脑涨,可是村民们的热情似乎一点也没有减少,马不停蹄地前进着。在塔山村记者想看看这支队伍到底有多长,从940分开始,一直到1020分,队伍才只走到第40支小分队。

  “总共有70多支小分队呢,从一个村子穿过,可能要一个小时。”据本次活动组织者之一的浦西村村民陈建胜介绍,此次“巡垟”队伍共有2700多人,主要由浦西、浦东村村民组成,还从平阳鳌江等地请来了一些专业演出队伍;维持秩序的管理人员有146人,浦西、浦东村村民几乎全部出动了,大家的热情非常高。队伍将按照传统走遍桐浦各村,为更多人带来祝福。“巡垟”时间持续到当晚20时多,全程约36公里,接近一次“马拉松”。

© 2015-2022 瑞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icp备第030140号
网络凯发app的技术支持: "));